分享至: |
研究員 朱穎
讀《戰(zhàn)勝華爾街》,有如下一些感受:
• 投資理念:有一個堅定投資的信念——價值投資,不為短期波動所動,這點對于基金管理人是非常重要但是也很難做到的。總有各種短期業(yè)績指標在不停的比較各基金間的業(yè)績,因此初期想要堅持這種信念是異常艱難的。盡管國內資本市場目前還不是一個完全成熟的市場,但是價值投資的信念是需要在研究員腦中根植的。林奇在初期的管理中換手率非常高,但是這是因為他在不斷的發(fā)現(xiàn)新的更有價值的股票,而不是在“炒股”。如果僅僅關注換手率這個指標,可能會被誤導。
• 獨立研究:研究人員需要有獨立的思想,要在各種賣方研究報告之外做“獨立”的研究。強調獨立不等于不需要交流,券商的報告仍然是要認真閱讀的,但是不能人云亦云的跟隨著券商研究員。作為基金的研究員,我們的決定直接對基金的業(yè)績發(fā)生影響,這種責任感要更強烈。林奇對準備投資的每家公司都會親自去實地調研,這是獲得真實有用信息的一個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如何做好調研,這是我以后需要認真思考和學習的地方。
• 研究員的工作:藝術、科學加腿功,這是林奇對證券投資研究工作的總結,我非常認同。很多工作是需要細致耐心的去做,就如林奇把《儲蓄業(yè)摘要》當作舊約圣經來讀的精神。我們需要和他一樣的勤勞甚至更勤勞,這個行業(yè)里都是聰明人,最后起決定作用的往往是勤奮和認真。同時,勤奮也要有正確方法,對投資標的公司的了解可以有很多種途徑,應當不斷的學習、體會和總結。
• 股票和股價:選擇股票其實就是選擇公司,公司的價值是根本因素,一家值得投資的公司,其理由往往是簡單明了。如果出現(xiàn)股價的突然變化,需要研究具體的原因,而不能被市場的一些非理性變化引入歧途。首先要關注的是基本面是否有變化,如果基本面并沒有明顯變化,那么也許這時反而是個投資的機會。把握這類投資機會存在一定的風險,需要豐富的經驗以做出正確的判斷,這有待我在工作中去積累和總結。
• 風險控制:林奇13年選錯了幾百種股票,但這些對他的業(yè)績并沒有發(fā)生很大的影響。人總是會犯錯的,天才也不例外,所以需要控制風險?;鸸咀鳛楣芾砣?,還需要應對流動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