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曰韩少妇内射免费播放,国产在线拍揄自揄拍无码视频,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即便加息又何妨?
2010-04-29
分享至:

自從央行微調貨幣政策以來,市場就一直籠罩在加息的恐懼當中,各種各樣的傳聞和猜測時刻考驗著市場脆弱的神經,央行下一步的動作似乎成為中國經濟和中國股市走向的決定性因素。加息真的如此可怕嗎?
  加息預期來源于央行政策的突然轉向和通脹壓力的逐漸增大。CPI在去年11月份轉正之后,僅用一個月時間便攀升至接近2%的水平,之后的幾個月,雖說數據沒有繼續(xù)上升,但業(yè)界普遍預期通脹已經成為現實的壓力。研究機構紛紛調高了對全年通脹水平的預測,并以此為依據將加息時間的預測大大提前。
  通脹是一把雙刃劍。在適度的范圍之內,保持一定水平的通脹有利于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這種通脹被稱為溫和的通脹。根據經驗數據,通脹低于3%,通??梢暈楸容^健康的通脹。在溫和通脹期間,生產者可以增加企業(yè)的收入,擴大利潤空間,有利于形成生產的良性循環(huán)。對于消費者來說,溫和通脹也不至于對購買力造成很大損失,而且收入增長可以對沖通脹壓力。
  在我國應對全球經濟危機沖擊的過程中,銀行體系向實體經濟領域注入了大量的流動性,充裕的流動性成功抵御了通貨緊縮的沖擊,經濟得以在較短的時間內企穩(wěn)回升并重新走上快速增長的軌道。適度的通脹預期對于拉動經濟增長是有益處的,正是因為通脹的這一優(yōu)點,西方發(fā)達國家通常采取通脹目標制的方式,將通脹目標設定在2—3%的水平,使通脹既可以發(fā)揮正面推動作用,又不至于使幣值產生較大波動。
  市場對于溫和的通脹完全沒有必要緊張,真正需要擔心的是溫和通脹是否會轉化成惡性通脹。從2008年四季度開始,銀行系統(tǒng)通過信貸方式向實體經濟注入了大量的流動性,巨額流動性對刺激經濟效果明顯,但同時也留下了隱患,貨幣政策有理由對此保持充分警惕。根據貨幣主義的分析框架,過量的貨幣供應必然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帶來通貨膨脹,為了防止通脹發(fā)生,貨幣當局需要在適當的時機回收流動性。從這個意義上說,加息只是早晚的事情,而且早加息的效果要好于晚加息。當然,加息也要考慮全球流動性過剩導致的全球貨幣政策協(xié)調問題。
  格林斯潘曾經是美國人的英雄,當年為了挽救“九一一”之后的美國經濟,格林斯潘率領下的美聯儲多次下調聯邦基金利率,但在美國經濟重新復蘇之后且資產泡沫比較明顯的時候,美聯儲沒有及時回收流動性,最終釀成了后來為害美國和全世界的金融危機。
  另外一位前美聯儲主席馬丁曾經說過,央行的職責是在宴會如火如荼的時候拿走最大的酒杯,而格林斯潘顯然忘記了前輩的告誡,在酒酣之際反而換上更大一號的酒杯。應該說,政策退出的難度并不小于政策刺激,對于經濟來說,政策退出非但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反而是長久健康發(fā)展的基礎。
  至于有關股市會因為加息而步入熊途的擔心則完全是本末倒置。即使央行收緊貨幣政策,也是為了經濟運行更加平穩(wěn),而并非讓經濟重新進入下降周期。只要實體經濟平穩(wěn)健康運行,作為晴雨表的股市就應有穩(wěn)健表現。這種擔心的一個假設前提是中國股市上漲的根本動力在于資金推動,去年以來的股市反彈完全是寬松的貨幣政策所致,當中央銀行收緊銀根的時候,股市也將開始下跌行情。但事實上,從2001年到2005年,盡管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貨幣供應量年增長20%,但中國股市仍是連跌5年,很顯然流動性并非決定市場走向的根本性力量。
  從2005年開始,中國股市經過一系列改革之后,晴雨表功能得以完善,才出現了后面一輪波瀾壯闊的牛市行情,當然隨后的下跌也是充分反映了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帶來的沖擊。脫離實體經濟談論股市走向無異緣木求魚,將股市波動簡單歸因于貨幣政策也是過于機械。無論從經濟平穩(wěn)發(fā)展還是股市健康運行角度來看,加息都不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真正可怕的是對加息無緣無故的恐懼。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