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
美國次債危機引發(fā)的金融海嘯仍繼續(xù)蔓延,全球股市出現歷史罕見大動蕩,這給我國出海投資的QDII基金帶來很大挑戰(zhàn)。最新情況表明,這場國際金融風暴正在向實體經濟擴散,全球經濟面臨衰退風險,而外需不振使得我國宏觀經濟走勢更加撲朔迷離。
在內憂外患之下,決定A股市場未來走勢的基本面因素日益復雜,基金經理在制定投資策略時不得不更多地從全球經濟的角度綜合考量。另外,由于我國基金業(yè)對外開放程度較高,金融風暴也對我國合資基金公司的正常經營帶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毫無疑問,全球金融危機給我國基金業(yè)帶來的直接沖擊是QDII基金的運作。國慶節(jié)期間,受累于海外股市大幅下挫,國內正式運作的9只權益類基金QDII當周凈值大幅縮水,平均跌幅超過18%,創(chuàng)基金業(yè)有史以來最大單周跌幅。QDII投資者直接感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機的破壞影響力。
去年《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管理試行辦法》實施后,我國基金業(yè)開始大規(guī)模走出國門,試水海外金融市場,邁出國際化的第一步,從此我國基金業(yè)與世界金融市場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基金業(yè)更加關注國際金融市場的動向。天有不測風云,基金系QDII出海之日起就備受次貸危機困擾,大部分時間處于下跌過程中,近期的重挫不過是次債危機對QDII沖擊最為集中的體現。
不過,業(yè)內人士認為,盡管QDII試行一年多來不幸經歷海外股市大動蕩,暴露了運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但QDII分散單一國家市場風險的作用已經初步顯現,只是在投資策略、產品設計、充分發(fā)揮投資顧問作用等方面需要總結經驗教訓,提高水平。
總體看,基金系QDII應對此次金融危機較為及時。比如,當9月15日華爾街百年老店雷曼宣布申請破產保護,華安基金QDII華安國際配置面臨無擔保人危機時,華安基金公司隨即宣布對華安國際配置所持有的由雷曼兄弟金融公司擔任保本責任人的結構性保本票據承擔到期保本責任,盡全力保護基金資產不受損失。
另外,一些權益類QDII基金一直保持低倉位運作,從而有效地降低了系統(tǒng)性風險,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持有人的損失。但我們還是應該看到,一些QDII在投資過程中過于激進,始終保持高倉位運作,未能有效規(guī)避市場風險。
在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經濟一體化日益深化的今天,全球金融危機引發(fā)的世界經濟放緩乃至衰退風險勢必對我國宏觀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從而影響基金經理對A股市場基本面的判斷和投資策略。
國際金融風暴還波及到我國合資基金公司的正常經營?;饦I(yè)是我國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金融子行業(yè),在目前成立的60家基金公司中,中外合資公司達到31家,占據半壁江山。其中大部分合資基金公司的外方股東是來自歐美地區(qū)的金融機構。一些合資公司的外方股東在這次金融危機中陷入困境,從而給其在中國的合資基金公司運營蒙上陰影。
不過業(yè)內人士認為,由于基金公司系董事會領導下的獨立經營實體,外方股東的經營狀況并不會對合資基金的運作帶來實質性影響,金融危機可能使一些合資基金外方股權難以避免地發(fā)生變更,但由于外方股東并不具有控股地位,而且歐美各國拯救金融機構的主要措施是國有化,政府接管從很大程度上將穩(wěn)定相關金融機構的發(fā)展運行,因此對國內基金公司產生不良影響的可能性較小,正常的股權更迭不會影響基金公司經營的穩(wěn)定性和持續(xù)性。實際上,管理層也高度關注外方股東對合資基金的影響并及時做出部署,要求有海外金融機構持股的合資基金公司關注其外方股東的財務狀況,以及次貸危機對外方股東經營有無影響,以便了解合資基金公司海外股東的運營情況并加強監(jiān)管。
我國基金業(yè)剛剛走過十個年頭,長遠來看,經過這次海外金融風暴的洗禮和沖擊,基金業(yè)必將積累更多專業(yè)投資和風險控制的寶貴經驗,從而更快地成熟起來,從這個角度看,此次金融危機有助于基金業(yè)的持續(xù)、健康和規(guī)范發(fā)展。
來源:證券時報